7月22日,本网刊发了《“三聚氰胺”事件再掀波澜 伊利公司被起诉》一文,报道了黑龙江佳木斯市“肾结石”患儿家属何荣一将伊利公司告上法庭。近日,何荣一再次联系到记者,告知在报道刊发之后,伊利公司曾派佳木斯经销商代表和何荣一进行协商,但在7月27日,伊利公司代表给何荣一答复时表示,伊利公司拒绝赔付任何费用,理由则是在2008年底,22家奶粉生产企业已经给予何荣一一次性赔偿2000元,之后将不再支付任何赔偿。 问题奶粉赔偿协议:一般性仅获赔2000元 伊利公司拒付赔偿的理由缘起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之后,在社会各界的强烈问责下,22家问题奶粉事件的责任企业出资9亿元用于支付30万“肾结石”患儿的一次性赔付,各地卫生部门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病情情况和信息,将患儿分为三个等级,不同情况支付不同额度赔偿。何荣一就是因为这样领到一次性赔偿金2000元。 事情发生以后,30万患儿家长都收到了这封由22家奶粉生产企业联名书写的《致患儿家长的一封信》,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一次性赔付情形分为三种:死亡;重症,包括急性肾衰竭,接受透析、置管、手术等创伤性检查或治疗;接受一般性治疗。当时患儿何华程由于接受了排石治疗,被划分为一般性治疗,家属就领到一次性赔偿2000元。 除此之外,《致患儿家长的一封信》中也表示,22家奶粉企业筹资建立患儿医疗赔偿基金,专门用于支付患儿在急性治疗期结束之后,18周岁之前出现后遗疾病的医疗费用,并委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办理患儿相关医疗费用报销手续。据了解,该基金总额为2亿元。根据这一协议,患儿何华程在接受两次手术的治疗费用6000余元可以报销,但是何荣一告诉记者,伊利“毒奶粉”给孩子和全家造成的伤害远不止如此。 医生:“结石患儿”将一辈子受到影响 “这样的补偿和我们家人的伤害相比,实在是太微乎其微了。”何荣一告诉记者,从孩子2008年9月入院治疗至今,何荣一和妻子孙小红就一直看护在孩子身边,孙小红甚至辞去了工作,寸步不离地照顾孩子。但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两次手术后,孩子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肾结石”带来的后遗症却开始凸显出来。 何荣一表示,孩子今年3岁了,本来是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由于目前孩子只能通过定时接尿、排尿来缓解病情,所以还无法送到幼儿园,只能靠家人在家里照顾。看着孩子逐渐长大,却不能像别的小孩那样正常生活,何荣一和妻子心急如焚。2010年7月20日,何荣一再次带着孩子来到北戴河医院复查,复查结果仍为“左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左肾积水”,于是,何荣一又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寻医求诊,在了解了患儿何华程的状况之后,医生表示,孩子的左肾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减弱,完全治愈已经是不可能的,孩子长大后,生活和生育也许都要受到影响。即使通过第三次手术,也只能尽量将左肾积水的状况改善,至于能恢复到什么样的情况,要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而定。 “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两年,但患儿家长的悲痛心情却挥之不去, “三聚氰胺”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治愈。何荣一说,既然孩子的身体已经无法恢复,伊利公司又以一个极不负责的态度拒绝赔偿,如今只有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和孩子讨一个说法。 维权律师:患儿医疗赔偿基金落实不到位情况普遍 对于伊利公司对“肾结石”患儿家属拒绝赔偿的行为,记者再次咨询了维权律师许志永,其助手林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林峥表示,伊利公司所提的《致患儿的一封信》可认为是22家问题奶粉企业和30万患儿家长的一份协议书,从协议书的内容上看,患儿家长如果不接受一次性赔偿,将无法被证明为因饮用“三聚氰胺”奶粉而造成的“肾结石”患儿,因此有一定的胁迫之意。 而另一方面,22家奶粉企业支付的2000元赔偿金和当事人的损失相比相差太远了。对于当事人而言,患儿家庭损失的不仅仅是医疗费用,还有患儿家长的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等,更多的是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 记者还从律师口中了解到,22家奶粉企业成立的“患儿医疗赔偿基金”在具体落实上出现了诸多问题,虽然在协议中明确表示,如果孩子在18周岁之前出现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统结石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可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等资料到当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全额报销。实际上,很多患儿家属仍遇到报销难,甚至无法报销的情形。鲲鹏社将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 |